通江,“中國銀耳之鄉”。本案以巴文化為底蘊,以生態資源高明湖為載體,以當地優勢產業銀耳為IP,打造高明湖夜間經濟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項目。
以文促旅,以旅興農,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以“文旅興城”思路促進文旅商產融合發展及賦能經濟發展,構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新畫卷,為通江產業園區、旅游景區、城市新區“三區同建”作出新的實踐探索。
580畝沉浸主題生態
1.2+0.3公里游船夜游
6大奇幻場景
10大主要節點
1萬㎡演藝市集
獲獎:2023中國西部夜游新場景
2023年11月,在第四屆T12中國西部文旅發展峰會上,通江花月夜獲評2023中國西部夜游新場景,是全省唯一入選此次獎項的文旅景點。
首個銀耳主題行浸式水上夜游
本案以民間動人銀耳愛情傳說為主線,以遠古瑰麗的神秘民俗巴文化為氛圍基調,結合自然生態秘境奇妙游、仙幻藝術裝置、銀耳IP探秘船只、主題IP情景燈光光影秀、大型巴文化水上實景演藝、大型燈光火焰音樂噴泉主題水幕秀、影視級文商旅市集小鎮造景等數字創意科技 ——呈現有主題、有故事、互動強,多層次、立體化的沉浸式夜游體驗,構建一段如夢如幻、神秘震撼的傳說探索之旅。
沿高明湖主動線由北向南,充分利用生態湖泊水域,規劃六大空間,打造六大場景;主要分為銀耳主題行浸式水上游船夜游和沉浸式文商旅小鎮兩大板塊。
游線:水路雙游線
水上游船路線:約1.2公里(湖濱廣場——水壩橋)
環湖步行路線:約3.5公里(環高明湖公園兩岸)
行浸式 水上夜游版塊
占地580畝,在1.5公里城市濕地生態內河中,構建通江首個大型沉浸式空間。以水上自然生態為引,以銀耳IP游船為媒,借助數字創意媒介,將銀耳傳說及巴文化融入實景、融入演藝、融入科技、融入創意,讓通江地域特色銀耳產業與神美傳說震撼文化在此融薈綻放。
銀耳花游船+主題花船巡游系統
原創銀耳花IP游覽船型裝置,根據通江銀耳晶瑩剔透的外形特點,藝術化設計圓形銀耳花形游船,每艘游船承載量約為10-12人。結合專項獨立開發“主題花船巡游系統”,讓游客乘船穿行生態內湖之上,體驗仙子賜耳、霧露溪畔、匠心育耳、萬物共生、幻光耳林、彩虹橋、銀耳花開、耳鄉商埠等行浸式演藝,帶領游客沉浸式感受通江山靈水秀之美。
文商旅 特色小鎮版塊
占地1萬平方米,擁有大小商鋪107間,設置七大舞臺,創編非遺雜技、漢唐舞蹈、古彩戲法、川劇變臉、人物互動、特技、巡游等表演形式。
在內容和細節上,挖掘通江當地虎符、戲曲等巴文化符號,融入到市集商鋪、舞臺、演員等環節中,并在游覽動線中設計創作形態各異的銀耳燈與裝飾燈,彰顯通江銀耳文化。
項目效益與愿景
旅游效益——城市銀耳文旅新名片
經濟效益——激活城市夜經濟
社會效益——區域土地價值提升
產業效益——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
愿景:深耕文旅融合 賦能鄉村振興
產業——以文促旅,以旅興農,振興鄉村
文旅——打造通江旅游的超級IP,國內首個銀耳文化旅游目的地
城市——成為通江城市會客廳、旅游集散中心、川東北最亮的夜游名片IP
通江花月夜集文化演藝、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閑旅游、民俗傳承、藝術展示等為一體,以瑰麗巴人文化為主題,將銀耳產業與數字科技相結合,以高明湖自然風貌為依托,實現了文旅業態和產業發展的相互融合,成為當地聚焦文旅融合新業態賦能產業發展新路徑的典范。
聯合出品
通江縣文旅康養投資有限公司
西安旅游集團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
深圳光影百年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