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里,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裝置藝術最早能追溯到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他沒有使用傳統的手工技巧進行雕塑創作,而是使用現成的物料創作,馬塞爾杜尚用小便池創作了世界上最早的裝置藝術作品—《泉》,盡管這項作品誕生之時就飽受爭議,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了藝術界不可磨滅的存在。
早期的時候裝置藝術也稱為“環境藝術”,與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等有聯系,后來裝置藝術逐漸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時髦,許多畫家、雕塑家都給自己新添了“裝置藝術家”的頭銜,甚至在西方已經有專門的裝置藝術美術館,裝置藝術日漸發展,,在1969年至1996年期間,舉辦了67次裝置藝術展覽。在美國美術院校畢業的碩士生很多人都成了裝置藝術家。
如同其他藝術的發展情況一樣,裝置藝術的發展受到當下多種單一與復合的觀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發展經驗的積累所促動。隨著時代的流動,裝置藝術慢慢的在在內容關注,題材選擇和文化指向等方面都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狀態;到如今的藝術裝置開始加入了更多的媒介,例如電子產品和科技感的3D投影等,可以說,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
總而言之,裝置藝術作為現代藝術的一種,在一些特定的場所和空間內,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未來或許它能以更加新穎的表現形式去呈現各種不同的藝術!
更多精彩:景區文旅夜游,城市新文旅夜游,裸眼3D光影秀,新媒體藝術館,多媒體游樂館,國際藝術燈光節
聲明 |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